乾隆在马吃小燕子奶 第19章 挽回形象?

69书吧 69shuba,最快更新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杨轩徐达笔趣阁完整版最新章节!

沉默。

现场只有沉默。

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过无解。

“不管怎么说,此事朝廷都不能不管。”

于谦抬起头,看了几人一眼,闷声道。

“管?怎么管?”

“问题你也已经清楚了。”

“这根本就不是朝廷能管的起的。”杨士奇没好气道。

“难道我们就什么也不做吗?”

“那我们还有什么脸拿俸禄?”于谦毫不示弱。

“你,你这是不顾大局?”

“你顾大局,你就看着他们去死?”

于谦就这样和杨士奇吵了半天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也没有吵出一个结果来。

“行了!”杨轩制止了两人。

这件事是吵不出结果的。

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。

虽说现在的大明还算富裕,但不可能把钱都投进这么一个无底洞中。

生产力跟不上,也就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。

没有更多的钱,朝廷也就救不了那么多弃婴。

这就是一个死循环。

现如今,倭国的白银大明已经开始开采,南洋的各个国家,也与大明建立了贸易关系。

与历史上同时期的大明相比,现在的大明确实更加富裕,但对于有些事同样无能为力。

至于将收养的弃婴组织起来,创造经济价值。

这并不怎么现实,首先将其从一个婴儿养大,这就需要不短的时间,这其中的支出,就足以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。

其次,女婴长大后,也是要嫁人的。

这个时代女孩成年的年龄是在十四岁,成年之后就可以嫁人了。

按照杨轩原本的打算,是要将她们许配给单身的将士们的。

届时,她们就要开始持家,精力大大分散。

更何况,哪儿来那么多的工作岗位给他们。

至于纺织行业,这并不缺人。

总的来说,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,女性能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,但远不能和男性相比。

男主外,女主内的明确分工才是现实。

朝廷要做这件事的话,最终的结果并不会有什么变化,只是时间早晚的事。

“此事暂且搁置。”

“但《宣宗实录》不能再耽搁了。”

杨轩转移话题。

听到这话,几人也安静了下来。

《宣宗实录》确实是大事。

实录,编年体史书的一种,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。

大明立国以来,已有的实录有《太祖实录》、《太宗实录》、《仁宗实录》,《宣宗实录》还没有开始修呢!

而朱允炆因为年号都被朱老四给废了,自然没有专门的实录。

其在位期间的大事,也都附于《太祖实录》内。

这也怨不得别人,谁让他上位后就开始瞎搞的。

“不知镇国公有何指教?”杨士奇看向杨轩,问道。

杨荣、杨溥的目光也都投了过来。

显然是对修《宣宗实录》有着想法的。

他们都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,比其他人更具优势。

“我没有什么要指教的,况且,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。”杨轩摆摆手,道。

“杨阁老,两位学士,你三人都有修实录的经验,杨阁老你更是参与过《太祖实录》、《太宗实录》、《仁宗实录》的编纂。”

“其中《太祖实录》、《仁宗实录》更是担任总裁。”

“不知杨阁老可有什么要说的?”

杨轩看着杨士奇,道。

“在下也没有什么要说的,一切按照规矩来就是。”

杨士奇摇摇头,道。

“杨阁老谦虚了,《宣宗实录》不是什么小事,交于其他人的话,我也不放心,不知杨阁老可愿担任总裁?”杨轩直言问道。

此事他本来就打算让杨士奇负责的。

卖个好,给点好处,也能让他更加坚定的站在自己身边。

随后,杨轩又看向杨荣和杨溥,问他们的想法。

闻言,两人不约而同的看了一眼杨士奇。

三人之中,是以杨士奇为首的。

杨轩也不怕他们会在实录中夹带私货,反正最后拍板的人是他。

能不能通过,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。

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《宣宗实录》中,自己的形象肯定要比《太祖实录》、《太宗实录》和《仁宗实录》中好的多。

毕竟前面的这三部实录编纂时,自己又没有最后的决定权。

这下,自己可算是能好好挽回一下形象了。

杨士奇三人一番眼神交流,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意愿。

这几个月以来,杨轩也是按照官场上的规则行事,没有掀桌子的行为。

而且很多事情也和杨士奇他们商量。

不管杨轩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,杨士奇三人对杨轩的感观好了不少。

也愿意支持他。

朝堂上,有一些人已经认为杨士奇他们投靠了杨轩。

对此,杨士奇他们也没什么好解释的。

毕竟杨轩手握大权,不管他们是合作还是投靠,又有多大的区别呢?

可能区别就在于合作面子上过得去。

现在杨轩表示要让他们负责《宣宗实录》的编纂,在他们看来,这是一种投桃报李的行为。

所以,也就没有怎么犹豫,便应了下来。

“好,《宣宗实录》便仰仗杨阁老和两位学士了。”杨轩笑着说道。

闻言,杨士奇他们也是连连谦虚。

“待下次朝会上,咱们便将此事定下来!”

杨轩道。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