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公交车一晃一晃一撞一下 第374章 想办法救援

说实话,杨凌对于济州城沦陷并未感到悲观,反倒有些幸灾乐祸。他的主张是尽量减轻百姓的损失,如果能够成功拿下济州城,杨凌自然高兴,但如果不能成功拿下,杨凌却不想让济州百姓为官府卖命。

“大帅,既然如何,我就率领部队杀出去,跟这帮贼兵拼上最后!”周铁牛握拳沉声说道。

“别冲动!”杨凌喝止住周铁牛。

周铁牛忿恨地瞪着那四具尸体,咬牙切齿道:“大帅,济州县衙和城门外那两位乡勇全是咱们的人啊。”

杨凌叹口气道:“这种时候,牺牲再多人都是值得的!济州城沦陷以后,济州县衙里的粮食、财物和钱银必须分给百姓。这次咱们虽然损失惨重,但是收获颇丰啊,足够抚恤弟兄们和百姓。至于那两千多乡勇,我会想办法救援。”

“唉!”

杨凌又吩咐道:“铁牛,你立即派人去通知韩世忠和徐继等人,让他们做好撤退准备,咱们今晚就走!”

周铁牛抱拳应诺,迅速跑远传达杨凌的命令去。

杨凌又对身旁的沈铁牛道:“老沈,我的箭术不错吧?”

沈铁牛点头道:“不错,不愧是大家公认的神射手。大帅,你想干啥?”

杨凌淡淡地道:“待会你负责掩护我,我先用弓弩解决敌人,再趁机夺取附近的阵地,争取早日突破敌人的包围圈。”

“大帅你不怕死吗?”沈铁牛问道。

“怕呀!所以我需要你掩护,因为活下来的希望更加渺茫。我们要是死光光,就真的没人替你报仇啦!”杨凌语气温柔地说道。

沈铁牛听罢,脸上露出惭色,低头拱手道:“末将明白!”

“老沈,我知道你武艺超群,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带上五百精锐,咱们三个人突围容易,若是多人突围,肯定会造成巨大的混乱,说不定会全军覆没!”杨凌提醒道。

“末将记住大帅的教诲!”沈铁牛郑重地说道。

杨凌微微颔首道:“老沈,我相信你!”

“末将绝对不辜负大帅厚爱!”

接着杨凌转身招呼部下向前走,边走边叮嘱道:“待会遇到敌人,大家要注意隐蔽,不要暴露目标!”

“喏!”

队伍悄悄地摸上山坡,在茂密的草丛中潜藏下来。

杨凌屏住呼吸静待敌人的到来,其余的部下亦屏住呼吸紧贴着树木或者灌木蹲伏。

杨凌举起右手,缓缓地伸向左侧的草丛,然后猛地挥下,动作干净利索,毫不拖泥带水。

只见左侧草丛中冒出滚烫的血花,两颗狰狞的脑袋飞上空中,鲜红的血液喷洒出来。

“有埋伏,快隐蔽!”前面的贼兵顿时惊慌失措,纷纷躲避。

几支羽箭从各个角度疾驰飞来,瞬间射杀七八人,剩下的贼兵吓得魂飞魄散,慌忙朝后面撤退。

“放箭!”杨凌拔剑指着西边大喝道。

几十支利箭破风射出,前排的贼兵纷纷栽倒在地,惨叫之声络绎不绝。贼兵的人数本来就不多,现在又折损不少,当即溃不成军。

贼兵见势不妙,纷纷掉头朝南边狂奔,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“大帅威武!”

“大帅威武!”

众部下欢欣鼓舞,纷纷拍掌称赞。刚才那番交锋,杨凌以少胜多,击毙敌兵二十多人,这场仗赢得漂亮。

杨凌收起长刀,吩咐道:“立即派人去联络徐继,请求他率部增援,顺便把俘虏的贼兵押送到济州城去。”

济州距离临湘县城有十余里路,杨凌估算自己这边突围出去,抵挡济州的敌军最迟到午夜前。届时徐继应该已经率部抵达,济州城的守卫兵马就算再厉害,也绝对挡不住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官兵。

“遵命!”沈铁牛答应道。

很快,杨凌这边突袭济州的情况就传到临湘县城内,陈锡麟闻言大喜,立即召集众谋士商讨对策。

“大人,这是个天赐良机啊,杨凌孤军深入济州腹地,如今又被困济州城,咱们可以派骑兵从济州方向追赶,必可生擒杨凌!”

“卑职也赞同!”

“不妥!万万不可,这是个阴谋,咱们不能贸然派兵去截击,万旦有变,则我军腹背受敌,必遭致败!”

“依某看,杨凌之前在济州城内布置大批暗哨,显然已经察觉到济州的危险。如果不趁机发起攻打,恐怕他们今晚就逃出去,到时我们想追都难以追上!”

众谋士激烈地争论着,陈锡麟心烦意乱,摆手制止众人的争吵,沉吟片刻后道:“诸位,咱们暂且按兵不动,看杨凌怎么选择?”

“大人英明!”众人齐声赞道。

“报,济州急报,杨凌已经占领济州县城!”

陈锡麟等人闻言均是吃惊不小,杨凌居然抢在官军援兵到来之前夺取济州县城,看来果然有备无患。

陈锡麟稍稍沉思片刻后道:“杨凌夺城,官军必定大怒,济州恐怕会有大麻烦。咱们还是派人去劝降吧,如果杨凌投靠官府,咱们也好及时处理,否则就麻烦大喽!”

“嗯!就按大人的主意行事,咱们立即派人去劝降!”

于是乎,临湘县衙的官吏开始忙碌起来。由于济州县离临湘县比较近,所以派人去劝降杨凌的任务落到刘秉宪身上。

刘秉宪带着几名幕僚来到济州北门外,站在北城墙上遥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济州县城,喃喃地说道:“济州县城已经落入贼匪之手,不管杨凌愿不愿意归顺官府,咱们只能尽量稳固他的心智,免除后顾之忧。”

“大人高见!”

“那咱们什么时候派人前往呢?”

刘秉宪略作思考后道:“既然要稳固杨凌的心志,那就得先让他感受到官府的诚意。传本官令,即刻调五百民夫连夜修筑浮桥,明天清晨派人前往劝降杨凌。”

“遵命!”

翌日,杨凌等人正在营帐里休息。

突然,外面响起喧哗声,杨凌连忙起床,随后便见沈铁牛掀帘进来道:“大帅,官军派人来劝降!”

杨凌皱眉问道:“谁来的人?”

沈铁牛道:“据斥候报告,来人乃是临湘县丞刘秉宪。”

杨凌沉默片刻后,扭头对亲兵统领黄昌道:“黄统领,你立即点齐部下,跟本帅出战!”

“大帅,你要独闯虎穴吗?!”黄昌担忧地说道。

杨凌摇头笑道:“虎穴虽凶险,但却是咱们唯独出去的办法,若不能顺利突出重围,咱们只能困死在济州城内!”

“是!”黄昌应道。

“大帅,我等誓与大帅共存亡!”杨凌身边的亲兵们听到杨凌竟然准备单独突围,全都义愤填膺地嚷嚷起来。

“诸君安静!”杨凌抬手压下众亲兵的议论,严肃地说道:“本帅这次突围非常冒险,所以需要你们保护好本帅。待会儿本帅会引开追兵,尔等立即趁机冲出包围。”

杨凌话音刚落,营帐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。

“大帅,官军来啦,咱们快走吧。”黄昌焦急地催促道。

“不行,我必须留下阻拦追兵,为你们赢得脱身的时间!”

“这怎么行,太危险!”

杨凌坚决地摇头道:“本帅已经想好,你们立即出发,沿着东边的山林跑,我们的骑兵肯定已经在路上等候。”

“大帅,那你呢?”

杨凌叹气道:“济州已经落入贼寇之手,济州城的守军肯定不敢轻易打开城门迎敌。因为咱们没有粮食补给,济州城的粮仓根本撑不过几天。济州城的守军知道济州守不住,所以只有死守城池。”

众人恍然大悟地点头。

这时营帐被掀开,两队甲胄鲜明的官兵持着兵刃鱼贯涌进来。

“尔等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杀,顽抗拒捕,格杀勿论!”当中的队正大喝道。

这时,刘秉宪和众幕僚走进来,见状顿时松口气。他们原来还担心杨凌等人反抗,毕竟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,如果杨凌执迷不悟,他们还真拿他没辙。现在看来,杨凌倒不像个鲁莽的人,竟然做出投降的打算。

杨凌朝刘秉宪拱手道:“下官见过大人!”

刘秉宪微微颔首道:“杨将军不必客套!”

“末将参加大人!”

其它人也纷纷跪拜行礼。

刘秉宪示意杨凌起身,然后对旁边的幕僚道:“你们负责记录,并拟定招降文书。”

“是,大人!”

刘秉宪又指着杨凌介绍道:“杨将军,这位是本官的同年,临湘县令陈锡麟。”

杨凌连忙躬身施礼道:“草民见过陈大人!”

“呵呵,贤弟莫怪,昨天晚上我们确实误解你的用意。”陈锡麟笑容满脸地抱拳道:“贤弟能够识时务者为俊杰,真是可喜可贺啊!”

杨凌苦笑着说道:“陈大人言重!末将只是不忍白白牺牲兄弟的性命罢,所以才没有强攻济州城!”

陈锡麟深以为然地点头道:“杨将军所虑极是,本官今日来便是奉命劝降杨将军。”

“大人请坐!”

“不敢,本官就站着说吧!”

陈锡麟在杨凌对面的椅子上落座,然后直奔主题道:“杨将军,本官这次代表朝廷前来劝降,诚意自是不用多说,本官希望杨将军弃暗投明,归顺朝廷。本官向杨将军承诺,你率部从济州北渡淮河后,便可以直抵睢宁。届时睢宁城破,朝廷必然会厚赏于你,甚至授予你三品官职。”

杨凌淡淡地反问道:“大人,朝廷真的能信守诺言?”

“这个嘛”陈锡麟尴尬地挠头道:“朝廷向来说话算数,绝不会失信于你。”

杨凌冷哼道:“这些话哄骗别人倒是够用,想忽悠某家,却还差得远呢。如果朝廷真的许诺封赏某家,何至于要将某家困死济州城,又何至于把本该属于俺们的土地送给贼人耕种!”

杨凌虽然不谙世事,但并不愚蠢,很多事情只要细细推敲,基本都能推测个七七八八。

“这个”陈锡麟语塞。

杨凌冷哼道:“大人,我知道你们是奉命行事,不用为难。本官已经想通,既然朝廷容不下咱们这些异族,咱们干脆举旗造反,到时咱们再堂堂正正地跟朝廷较量!”

陈锡麟听完这话,脸色骤变。他万万没料到,杨凌竟然会提出这么疯狂的建议。他们虽然是朝廷派来招抚异族的使臣,但是这种事他们哪里敢做主。

就在陈锡麟感觉无比棘手的时候,杨凌突然道:“大人不用为难,若是朝廷不愿善罢甘休,末将愿意领兵出城血拼!”

陈锡麟闻言心里不由得大骂,尼玛,老子要你带兵出城血拼个屁呀!

这时杨凌突然道:“大人,不如我们先撤离济州城,到达睢宁城后再作计较?”

“不行!”陈锡麟断然拒绝。

他们是朝廷派来招抚异族的,要是在济州城内畏缩不前或者半途逃跑,到时就成笑柄。

杨凌早就预料到对方会拒绝,遂换个角度试探道:“大人,济州城已是死地,咱们退守睢宁城也未尝不可。如今睢宁城内尚有三千余守军,咱们只要坚守数月,援兵必然赶到。只要睢宁城守军及时增援,济州城固若金汤!”

陈锡麟听到这话,眼睛顿时亮起来。

如果能守到援兵赶到,他们固然能获救。如果援兵迟迟不到,那杨凌等人就必败无疑,济州城依然还是要被官府攻克。

想通这些关节后,陈锡麟终于动摇道:“杨将军所言极是,我们应该尽快转移,免得夜长梦多。”

刘秉宪则有些顾虑道:“可是杨将军,据我所知,杨家堡距离济州城足有六十里,就算马匹全速驰骋,最少也需要三天才能赶到。”

“三天吗?”杨凌沉吟片刻后问道:“济州城里可有水源?”

“有!”陈锡麟答道。

济州是济州湾最大的海滨港口,附近就有条小型的盐场。每逢秋冬季节,济州湾周围的渔民总会驾船去往盐场捕捞盐,这些渔船大部份都是运送粮食蔬菜等物资,小部分才是去盐场捕捞。因为济州的百姓大部份靠吃盐活命,所以济州岛周围都有盐湖,每到夏天便能产出大批粮食,这也是济州岛能够生存的保证。(本章完)

dengbi dmxsw qqxsw yifan

shuyue epzw qqwxw xsguan

xs007 zhuike readw 23z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