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在马吃小燕子奶 第47章 麓川叛乱

69书吧 69shuba,最快更新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杨轩徐达笔趣阁完整版最新章节!

杨轩有时候看着西北地区的地图,怎么看怎么不舒服。

因为后世的新\/\/疆现在并不是大明的统治范围,它叫东察合台汗国(明代汉籍则使用地名“别失八里”或“亦力把里”来称呼)。

杨轩想着,是不是得找机会把这地儿给收回来?

毕竟从西汉开始,这就已经是我们的地盘了。

说一句自古以来并不为过。

东北地区,建州女真内部纷乱,大明需要时不时的去调停。

同时,他们与朝\/鲜也会发生摩擦,这也需要大明介入调停。

而东北地区虽然土地肥沃,但开发实在有限。

加上气候越来越恶劣,女真民族也并不是农耕文明。

面对生存压力,不可避免的就要向周边劫掠。

就算是大明,他们也不时骚扰。

兀良哈就与建州女真打了不少次。

而且近些年来,兀良哈也不怎么老实,对大明也进行了小规模的袭扰。

不过大明在辽东是有卫所存在的,兀良哈也不敢过分。

面对大明的问责,兀良哈首领解释这都是误会。

对于辽东,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,永乐宣德两朝的政策都是以招抚为主,不主动出兵。

主要是跟他们打仗,都是亏本买卖。

他们一个比一个穷,兀良哈因为背靠大明,还算好点,建州女真就穷多了。

大明要是出兵清剿,他们就往白山黑水里一钻,常常让人无可奈何。

也不是大明拿他们没有办法,主要是看大明愿意付出多少代价。

只要舍得下本,都是土鸡瓦狗。

正统三年,杨轩命成国公朱勇率兵出山海关打上两仗,震慑一下各民族。

老实点大家都是好朋友,不老实,弄死你。

大明现在还在发展之中,杨轩不愿意因为战争拖慢大明发展的速度。

所以没有掀起大规模的战争。

杨轩一直以来的主张就是能不打就不打。

毕竟大明将士们的命也是命。

除非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。

辽东、东北小规模的袭扰,长久下来,也让大明损失不小。

不打不行啊!

此外,杨轩还命成国公朱勇打完仗把兀良哈部大部迁入关内。

几十年下来,兀良哈已经成了半农耕民族。

迁入关内,有了地,也能生存。

同年,由于蒙古大汗阿台汗常年率领鞑靼袭扰甘\/肃,杨轩下令反击。

阿台汗战败逃亡。

脱欢抓住机会,杀了阿台汗,吞并其麾下部众。

十二月,云\/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、思机发发动叛乱。

其实,这早就有迹象了。

正统初年,宣慰使刁宾玉因实力衰弱,不能平息诸夷族,思伦发次子思任发开始侵占。(直接原因)

当时,缅\/甸危机,思任发侵占其地,遂欲尽恢复其父所失的过去土地,於是拥众麓川谋反。

当时,他率军侵占孟定、湾甸,大肆杀掠,云\/南总兵黔国公沐晟上报。

此後他再侵犯南甸州土官刁贡罕土地,明朝命沐晟遣官齎(ji一声)金牌信符,谕令其归还所侵地,思任发不奉诏。

正统三年(1438年)十二月,思任发进攻掠夺腾冲、南甸、孟养等地,刁宾玉投奔永昌,死后无嗣。

思任发屠杀腾冲,并占领潞江,自称曰“法”。

消息传到京师,一片哗然。

杨轩紧急召集各部门官员召开朝会。

张太皇太后、胡太后、小皇帝都在场。

“镇国公,下官以为,朝廷应予以招抚,不可轻启战端。”

说话的是户部尚书。

他反对是基于实际情况出发的。

今年,朝廷已经进行了辽东、东北之战,西北对阿台汗的战争。

各种花费林林总总下来也不少。

现在确实不是开战的好时机。

赞同户部尚书说法的官员也有不少。

但,有时候账不能这么算。

以英\/国公张辅为首的勋贵武将也表示了反对。

“镇国公,思任发屠杀腾冲,并占领潞江,自称曰‘法’,简直是无法无天。”

“全然是不将朝廷放在眼中。”

“朝廷若不出兵,只会让其觉得朝廷软弱可欺。”

“西南地区土司本就多,他们反复无常,时常发起叛乱,万一被思任发说动,西南岂不是要大乱?”

“附议!”

“附议!”

“朝廷今年刚打了两场战争,国库也不富裕,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了。”

很快,打与不打两派分了出来,双方各执一词,谁也不服谁。

而中立派则按兵不动,等待镇国公杨轩的意见。

随着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,杨轩看了一眼小皇帝身边的王振。

后者顿时会意,仰起头大声道:“肃静!”

朝堂瞬间安静下来。

……